雙金屬帶鋸條的基體疲勞斷口形貌觀察以及能譜分析結果表明,基體表面含有Mg,Si,Cu和S等元素的存在,Al2O3以及Fe2O3的復合氧化物夾雜組成的微凹坑,是表面裂紋形成的主要原因。其表面的微凹坑產生,很有可能就是基體合金在煉鋼當中使用的脫氧劑、保護渣或者是熱軋的過程中產生的氧化物等夾雜殘留于基體中,隨后冷軋時,由于夾雜物與基體之間熱膨脹系數相差較大以及界面結合力不強,導致變形不協調,結果在帶鋸床鋸條鋼帶的表面產生了微凹坑缺陷。微凹坑可以看成是微裂紋,可以引起局部的應力集中。
由于微裂紋的尺寸小,應力強度的因子K低,所以微裂紋擴展才會緩慢。在隨后的帶鋸床鋸切中,由于應力以及腐蝕介質(主要都是水溶液的作用)的一個聯合影響,裂紋在以應力腐蝕為主的、腐蝕疲勞機制的協同作用之下在不斷的擴展,相應的斷口形貌特征主要為沿晶開裂。
隨著雙金屬帶鋸條裂紋的不斷擴展,應力強度也會因子K也會隨之不斷的增大,應力腐蝕作用相對來說就會減弱,腐蝕疲勞機制占據了主導,相應的斷口形貌特征主要為沿晶開裂向穿晶斷裂方式的一個過渡。帶鋸床鋸條鋸切試驗結果表明,裂紋源通常都是萌生于其基體表面,并且疲勞裂紋形核壽命大約占雙金屬帶鋸條總的使用壽命的55%。由此可見,其基體表面質量也是影響雙金屬帶鋸條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。